close
|
對於行銷人來說,社群網站依賴的雲端科技發展成熟是非常美好的日子,因過往行銷人只能靠中立的第三調查公司,進行人工問券或是網路問券調查,以得到消費者行為的相關數據,但今日透過資訊技術,就可以快速即時的了解你的客戶,還可直接推薦適合的廣告跟商品給消費者。美好的日子不遠了,但是要注意的是隨即引發的公眾議題--隱私權,及企業與個人面對這樣的未來世界,要如何控管在網路世界的立場跟曝光?
當然目前來說,這個美好世界還在建構中,串聯雲端世界的工具從桌上型電腦/Notebook 到小筆電(EeePC),到現在最夯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 HTC / Nokia…)、電子書、佔據使用者上網時間的日常網路服務則有網路郵件服務(Gmail/Hotmail/Yahoo!Mail等)、Social Media社群(Facebook、MySpaces、Linkedin、Friendster…) 、微網誌(Twitter、Plurk) 、搜尋引擎(Google Search、Microsoft Bin)…等;數位化內容則從文字、圖片、聲音,發展到在實體世界有的影音,都可即時上傳到數位世界,讓網友享用。過往網路上的資訊比較非正式及可信度不高,但現在隨著網路愈被重視為資訊取得通路後,不論是企業或是政府也都努力於將資訊數位化,這樣一來也讓網路搜尋資訊更有意義跟準確,相對的讓網友的消費決定流程多了2個S :「搜尋Search」及「分享Share」。
多元的Web2.0新創服務出現 數位行銷的影響大?
當企業正在熟悉網路媒體跟網路廣告購買方式,網路媒體、媒體代理商、網路創意製作團隊也都還在忙著跟企業解說網路行銷應用方式之際,這些Web2.0新創服務(Facebook/Twitter/Plurk)突然的崛起,讓大家傻眼,不知道該把它們當成媒體、行銷工具或是企業公關的一部份,然而它們快速佔據使用者眼球的速度,卻讓企業跟代理商不得不思考,如何善用這些新興平台?而過往的行銷模式總是會有所謂的成功案例來協助說服審核預算的高層,但現在大家卻如同站在懸崖的邊緣,逼得用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姿勢縱身一跳,去取得自己企業和產品在此平台上操作的最佳經驗。
隨著Facebook、Plurk、Twitter 從Web2.0新創服務進入「日用品」階段,人們也開始擔憂Web2.0新創服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進入停滯期,或是人潮消退後的沒落期,抑或當有更切合需求的新服務出現時,直接以「破壞式創新方式」取代掉,但很明顯的這三個服務都已進入「日用品」階段,不僅是使用者穩定成長,許多企業跟媒體也成了推動的幫手。
舉例來說,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在電視廣告上的賣點都是「隨時連結上Facebook去查詢朋友動態」、「隨時可以噗浪」。而政治人物跟名人上網噗浪,或建立自己在Facebook的Fan Page,也無疑增加創新服務的吸引力;同時證明這些創新服務進入「日用品」階段的現象,是因為多數的企業、媒體在產出網路內容後都會加上「分享」到至這些新創平台的功能,以希望增加內容被再次散播的機會!
如同MSN Messenger、Google的崛起後成為網友生活必然的一部分,我們可期的是這些新創平台也會開始佔據一個使用者/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特定比例,成為擺脫不了的「日用品」,而它們的出現讓「分享Share」的行為更為方便及明顯,進而增加「搜尋Search」的頻率,但另外衍生出來的一個新「S」是「自我形象管理Self Reputation Management」,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形象,任何一個品牌或是企業都應該主動的在數位世界建立與實體世界同等的形象,且善用網路互動的特性,轉化實體服務與消費者互動跟進一步建立關係。
行銷創意人別怕! 社群網站幫幫你
Facebook、Twitter、Plurk是平台、媒體,也是公關行銷的利器,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如何善用這些新創服務。同樣的,也該思考是否該打破企業內部的行銷部、公關部和資訊部各自獨立作業的模式,反而應該集結這三方專業。思考如何整合應用數位世界所提供的這些機會跟工具,來建立企業於數位世界的形象、曝光跟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
原文出處: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3152
全站熱搜